近幾年,隨著社會新經濟的發(fā)展,各種新的用工形式層出不窮,其中靈活用工無疑是其中最火的一個概念,然而,到底什么是靈活用工,靈活用工跟其他用工形式相比有何不同,對應不同的用工形式應該如何確定合同,下文為您解答。
一、我國用工模式發(fā)展的兩大主線
1. 從“單一”到“多元”。
即從原來的標準勞動用工為主,發(fā)展到現(xiàn)在標準勞動用工、非標準勞動用工、非勞動用工等多元化用工并存。
2. 從“直接”到“間接”。
即從企業(yè)自行招工用工為主,發(fā)展到勞務派遣、業(yè)務外包等間接用工并存。
二、我國用工模式概覽
01標準勞動關系
全日制勞動用工
1.一般是一人對應一個用人單位;
2.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人身關系;
3.適用《勞動合同法》,需要遵守所有的勞動標準
4.注意招用其他單位內退下崗人員,同樣建立勞動關系
02勞務派遣
派遣公司派遣勞動者至用工單位工作
1.勞務派遣單位、用工單位、被派遣勞動者存在三角關系;
2.用工單位直接管理勞務派遣工;
3.適用《勞動合同法》
03人事聘用關系
事業(yè)單位與工作人員
根據(jù)《勞動合同法》第96條,人事聘用關系仍可適用《勞動合同法》,可作為一種有特殊性的勞動關系。
04非全日制用工
非全用工
1.適用《勞動合同法》關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特別規(guī)定;
2.一人可與多家單位建立勞動關系;
3.工作時間、最低工資、工傷需要遵守勞動標準;其他如書面勞動合同、休假、解除與終止及經濟補償?shù)炔贿m用勞動標準;
04其他非勞動關系
直接關系:
個人勞務(雇傭)
平臺+個人
董事監(jiān)事股東等
合伙關系
違法無效用工
公務員
間接關系:
個人勞務承包
業(yè)務外包
借調/委派
共享員工
……
三、用工模式類合同與服務類合同的關系
用工模式類合同是指在勞動關系、非全日制用工、非勞動關系及混合用工模式下的簽訂的合同。
服務類合同則是指服務類合同,是包括承攬、委托、行紀等有名合同和醫(yī)療、培訓等無名合同在內的一個合同大類;只要一方出錢,另一方提供服務、勞務的,即可歸于“服務類合同”。
這兩大類合同之間有一些關系,有必要適當說明:
1. 勞動關系下的合同與“服務類合同”互相之間基本上沒有參考性。
這里說的“勞動關系下的合同”包括勞動關系下的勞動合同、專項用工協(xié)議等,還包括非全日制勞動合同。
雖然可以認為勞動關系下也是個人為單位提供服務,但是在現(xiàn)代國家,基于對勞動者的保護,勞動關系下的權利義務已經與一般服務合同下權利義務大不相同。因此勞動關系下的合同就與服務類合同適用的法律法規(guī)大不相同,權利義務也大不相同。
2. 非勞動關系下的用工模式類合同可以同時參考“服務類合同”的起草審查要點。
(1)當個人向單位提供服務時:需要考慮是否會構成勞動關系,不構成勞動關系時的也要考慮雇主責任風險。
如果確實不構成勞動關系,在合同起草審查的其他方面,這類合同完全可以參照“服務類合同”的起草審查要點,同時明確雙方的關系與責任。
(2)當個人通過所在單位或包工頭為發(fā)包方單位提供服務時:有必要考慮發(fā)包方是否會與個人形成勞動關系,或發(fā)包方是否要對個人承擔特殊責任
如果不構成勞動關系,在合同起草審查的其他方面,也同樣可以參照“服務類合同”的起草審查要點。
四、用工模式辨析與選擇要點
在用工模式的辨析、選擇中要注意的幾點:
1.勞動關系下企業(yè)的負擔與責任肯定比非勞動關系重很多。
標準勞動關系相比較非勞動關系,企業(yè)至少要承擔下列成本和責任:
(1)必須簽訂勞動合同,否則會有雙倍工資責任。
(2)必須在最低工資、社會保險、住房公積金、經濟補償金、加班費等一系列方面遵守勞動法規(guī)的強制性標準。
(3)員工出現(xiàn)工傷時應承擔工傷責任。
(4)解除終止勞動關系受到嚴格限制。如果是違法解除,員工可以選擇要求繼續(xù)履行勞動合同。
這就意味著,在能夠采用非勞動關系用工的情況下,對于企業(yè)來說,更愿意采取非勞動關系。
2.非勞動關系應謹慎合同內容。
對于非勞動關系的使用,必須特別注意:用工性質要確實符合非勞動關系;盡量有書面協(xié)議明確雙方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;注意防范雇主責任風險等。
3.“臨時工”的說法不規(guī)范,應該進一步界定具體用工模式。
“臨時工”這個說法并不符合現(xiàn)行勞動法規(guī),在實務中可能對應標準勞動關系、非全日制用工、個人勞務(雇傭)等多種類型。必須根據(jù)實際情況,確定具體的對應用工模式進而選擇適當合同類型。
文章來源:慧工寶合伙人、網絡等;所推送文章非商業(yè)用途,內容僅供讀者學習、交流之目的。圖片、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不妥,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
Copyright C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贛州人事人才網
贛ICP備12004483號
贛公網安備 36070002000242號
地址:贛州市章貢區(qū)達芬奇國際中心1棟12樓 EMAIL:1254251254@qq.com
Powered by 797rs.